“新國八條”出臺后的1個月內,北京新提出預售申請并獲得批復的項目數為零;“京15條”后,本市二手房新增房源減少了近八成。從中央到地方的系列調控政策,猶如晚來的三場雪,讓京城樓市驟然降溫。
新樓盤:開發商猶豫不決
據北京市的數據,自1月26日“新國八條”發布以來,僅有兩項目分別于1月29日與2月1日獲得預售證。據我愛我家市場分析師李季介紹,企業從提出預售申請到獲得預售證,通常需要至少1周以上的時間,因此在“新國八條”發布后獲得預售證的兩項目顯然是于政策出臺之前提出預售申請的。
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分析師表示,近期一手市場缺乏新盤供應的主要原因,是開發商對新政后的市場還需時間進行準備。一方面,調控政策出臺后短期內購房者的市場預期尚不明朗,開發商主觀上面臨定價難題,不得不轉入觀望以等待市場明朗;另一方面,嚴厲的“限購”、“禁購”政策讓大批購房者失去了購房資格,眾多項目的前期儲備客戶中有效客戶大幅減少,客觀因素迫使開發商延長蓄客期。
二手房:業主惜售情緒濃厚
據統計數據顯示,自2月17日“京15條”開始執行到本月26日,本市二手房市場新增房源量僅851套,與新政執行前10天(2月7日—16日)的3740套相比大幅萎縮了77.25%。二手房業主惜售、觀望情緒濃厚。
從網簽情況來看,24日恢復網簽后,二手房日均網簽量為213套,與新政執行前的日均網簽442套相比,大幅萎縮了51.8%;與1月份日均網簽757套相比,更是驟降了七成多。
對此,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表示,限購范圍的擴大,購房需求的減少,市場上買賣雙方因調控而陷入觀望,導致了新政執行后,網簽量的持續走低。首先,新政的“限購”、“禁購”政策使不少外地戶籍業主失去了購房資格;第二,二手房市場大部分的純投資客早已撤出市場,目前持房的二手房業主的房產大都為早些年購入,房屋價值已經翻了一番,甚至兩番,再加上這部分二手業主并無資金上的壓力,決策較為靈活,所以在當前市場趨冷,購房者觀望氣氛濃厚,獲利空間有可能減少的情況下,也選擇了觀望,等待更好的出手時機。
分析:一個月后結束觀望
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這一輪樓市宏觀調控所引發的市場觀望期將很快結束,市場將逐步走出觀望期,業主掛牌量、需求量、成交量也將隨之穩步回暖,“最長一個半月,最短一個月。”
據介紹,2010年4月30日北京樓市第二輪調控開始后,樓市大約經歷了2個月觀望低迷期。隨著買賣雙方在經歷了多次樓市調控之后,對調控的適應越來越快,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逐步增強,再加上購房市場上剛性購房需求的大量存在,以及符合條件的改善型購房者“一賣一買”的連帶效應的逐步顯現,這一輪的市場觀望期將明顯縮短。2010年底,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對2011年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研判中認為,今年房地產市場在新政出臺前將保持平穩,新政后市場一二手供應短期內則將有急遽減少;而由于調控的著眼點始終在促供應、抑需求,短暫低潮后供應的回暖將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