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系列政策大力推動下,住房租賃已經成為新市民、青年人等新市民群體有效解決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住房租賃需求不斷增多,租賃市場發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市場亂象,如亂收費、虛假房源、惡意克扣押金等。當前,房地產正處于加快轉型的新時期,為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加快完善“租購并舉”住房制度、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出臺《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意義重大。
完善租賃立法體系,夯實規范發展法治基礎。《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規范住房租賃的行政法規,通過對相關主體實施分類管理、強化租賃各方權益保障及市場監管等機制,構建了住房租賃市場的基礎制度框架,夯實了法治基礎。一方面,在國家層面明確了規范租賃各方行為要求,更重要的是規定了法律責任和懲處條款,完善了規范市場的措施和手段。另一方面,為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和實施住房租賃相關立法提供了依據和準繩,有利于加快健全和完善住房租賃法治體系,為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法治環境,有助于維護租賃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特別是加強了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承租人權益保障,不斷提升租賃群體獲得感、幸福感。
明確發展導向,加快推動房地產轉型發展。在房地產由增量建設為主轉向增量提質和存量改善并重的新階段,住房租賃貫穿于房地產開發、建設和經營服務全過程,住房租賃在促進房地產轉型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越加明顯。《條例》明確了住房租賃的發展導向,為各類市場主體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吃下“定心丸”。例如,《條例》明確鼓勵發展規模化、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此外,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出租人和承租人依法建立穩定的住房租賃關系等內容也寫入了《條例》,有效保障租賃各方權益,為住房租賃加快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后盾,有利于加快推動房地產由單一的增量開發建設向“開發建設——運營服務”綜合經營模式轉型,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完善制度建設,推動實現高效能治理。《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制度建設,有利于加快提升住房租賃領域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實現高效能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例如,在之前的住房租賃試點相關文件中,明確要加強從業管理、建立住房租金監測制度、建立多部門協同的住房租賃聯合監管機制,廣州、深圳、成都等部分城市建立了住房租金監測制度,定期公布市場租金水平信息,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城市開展了租賃房源信息發布核驗,這些經驗做法寫入《條例》,將試點的成功經驗推廣到全國,有利于提升各地住房租賃監管效能,促進市場規范發展。此外,《條例》還明確了管理機制和部門職責范圍、監督管理和實施違法懲處的主體、部門信息共享等機制,理順了部門職責,強化了機制保障,有利于提升政務監管服務效能,有利于有效防范化解住房租賃市場風險。
成都市城市建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