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解讀《關于加快推進智能建造發展 培育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王潤曉出席并介紹情況,有關處室單位負責同志回答記者提問。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和應用的重要場景。智能建造在新質生產力演進的各環節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打造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抓手和技術支撐。發展智能建造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與質量,降低成本和風險,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提高行業發展后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近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13部門印發《若干意見》,從發展智能建造現代化產業集群、拓展智能建造創新驅動應用場景、健全智能建造標準與計價體系、推行智能建造全流程管理模式、建設智能建造復合型人才隊伍、營造智能建造良好發展環境等6方面提出20項含金量較高的具體舉措,旨在進一步提高我省建筑業創新活力,強化政策支持力度,更好助推全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若干意見》聚焦產業鏈集群培育+市場化資金賦能,將智能建造產業納入地區產業發展規劃,打造數字設計、智能建造設備裝備、智能生產等特色集聚區,依托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以市場化方式支持集聚區內優質項目,實現“空間集聚+資金傾斜”雙重賦能。聚焦創新聯合體搭建+應用場景激勵,支持建筑業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組建智能建造創新聯合體,將相關裝備軟件納入首臺(套)、首版次重點征集范圍,助推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聚焦復合型人才培育+差異化政策保障,支持設立專家、技能大師工作站,并給予平臺資金與績效獎補,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實施一批培養智能建造高技能人才的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項目,并擇優給予資金獎勵;打造“智能設備+產業工人”新模式,創新降低意外傷害保險基礎費率。聚焦多維度政策集成+全周期環境優化,從“錢、稅、聲”三方面發力,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改造貴”的實際問題,積極營造全社會支持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