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房價有人就認為購房人的心理一定是是“買漲不買跌”或者說“越跌越沒人買”,或者說:“跌到位抄底”,其實這些思維定式是從其他市場現象引申而來的,都是站在不同角度解讀不同市場的“一般原理”。而房市價格漲跌與其他商品價格變動特點有許多不同。
房地產市場有其特殊性是認識的基本道理。當沒有限購的時候,市場由炒作者發揮作用,有人就感覺到“買漲不買跌”,這時候市場的諸多現象是投資投機者挑逗所致,這些需求者綁架了“剛需”;當限購出臺的時候,“買漲不買跌”的原理就會失靈。
房價回歸合理價位,取決于房價的“底線”,房價下浮多少市場說了算,并不是拍腦袋設定一個什么幅度。參與市場的主導不再是投資投機者時,房價“跌到位抄底”的現象不會出現,抄底的思維不是剛需的思維,“剛需”的購買動因是購買住房的規劃和財力,而不是“抄底”。
房地產市場的行情由市場主導力量決定。當有效需求成為主導市場的力量,有效需求根據自己財力和規劃購買適合自己居住的房產,剔除投資投機因素,出現“越跌越沒人買”的現象說明供需之間的平衡點還沒有真正找到。買房人不是根據行情確定自己購買行為,而是根據自己的購買能力決定自己的購買行為。房價回歸之時供給量會自動縮減,恢復市場自動調節功能的最大效果是實現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的有效交易。
房地產市場有特殊性,買股票、買大白菜、買一般商品的很多原理不能完全判斷住宅市場的價格變動現象。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跟一般商品不同,大宗商品與宏觀經濟環境相關,大宗商品如果劇烈波動一定不是市場交易的問題而是市場交易的游戲規則出了問題。
房市不是股市,健康的房地產市場是以穩定為特征的市場。住房是重要的固定資產,住房流轉制度是滿足產權人不斷變換需要的保證,而不能成為投資投機的平臺。
當限購政策威力足可以矯正“市場失靈”的時候,市場就會重新發揮有效配置資源的特有功能。當“買漲不買跌”、“越跌越沒人買”,或者“跌到位抄底”的市場“原理”在房市失靈時,才是買房人的真正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