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我市把農村住房建設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舉措,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規模開發、分類推進,計劃用3至5年時間,完成全市138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今年計劃實施42個新型社區、75個村的村莊整合,拆遷面積80萬平方米,新建住房11600戶,集中連片建設100萬平方米。目前,共開工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項目29個,完成拆遷4300戶,拆遷面積約67萬平方米,開工建設92萬平方米,完成危房改造4370戶,累計完成投資12.2億元。
在規劃設計上,堅持“四個必須”。即凡集中連片建設的鎮必須完成鎮域總體規劃修編,確保農村住房建設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規劃修編、產業發展規劃相統一;突出農田、水、路、林、房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綜合配套;新建區必須選擇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增減掛鉤預留地,嚴禁占用預留地以外的耕地;必須突出規劃設計特色,結合村莊實際和鄉村旅游開發,引導農民建設“百年住宅”。
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分類推進。按照規模建設、集約用地的原則,要求新型農村社區集聚人口一般在5000—10000人,參照城市容積率標準,配套適應農民生產生活特點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改造模式。即:增減掛鉤式。對改造后騰出土地、并能復墾成耕地的,報省國土資源廳批準,列入土地增減掛鉤項目,政府給予每畝3萬元的復墾補助;對騰出的土地指標,政府出資購買的,每畝給予27萬元的收益補償;土地收益金全部返還給村(居)和被拆遷農民。壓煤搬遷式。對村莊覆壓煤炭資源或因煤炭開采影響村莊安全的,實施整村搬遷、異地新建,對西崗鎮清泉寺、濱湖鎮西焦等壓煤村莊進行了搬遷,建設資金由受益煤礦負責籌集。企業集團介入式。對企業集團急需發展用地或影響企業安全防護距離要求的村莊,由企業參與村莊搬遷整合。為解決煤焦化企業衛生防護距離不足的問題,今年將把西崗鎮大滿莊、程樓村搬遷到鎮駐地,由棗礦集團中興建安公司參與改造。騰出發展空間式。對重點項目建設或產業發展需要用地的,通過實施村莊整合,騰出土地用于項目建設。市場運作式。對資金和技術力量有限、自身難以實施農村住房建設的,采取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大型開發企業、外商或民間資本參與農村住房建設,建設住宅除回遷安置外,其余對外公開出售。
在保障措施上,堅持政策引領。在資金政策方面,市財政每年設立2000萬元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和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及住房建設給予扶持。對符合建設標準和基礎設施配套要求,當年建成具備上房條件,且舊村址高標準復耕的,每個新建社區按照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15萬平方米、10萬平方米等不同規模,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補助。目前已撥付專項資金6205萬元。在收費政策方面,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免交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按最低標準的30%收取;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村鎮規劃編制、農村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信貸政策方面,對參與農村住房建設、資信優良的房地產開發和建筑施工企業,優先提供貸款;開辦農村居民住宅樓按揭貸款,并給予一定的利率優惠;鼓勵各鎮組建國有獨資或股份制開發建設公司,以項目資產及收益作為擔保和質押,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在土地政策方面,嚴格執行增減掛鉤有關文件,不低于40%的置換指標用于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實現的大部分增值收益返還農村住房建設項目,節余的指標重點用于重大項目、特色基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