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九月的第一天。不知道學生時代的你們在每年暑假結束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情。看了同學們這幾天在網上的各種哀嚎,總結一句話就是:等開學比等開刀還煎熬,去上學比去上墳還沉重。但是我有一個同學就對這種心態極其鄙視。他說現在的學生的價值觀越來越不健康,不就上個學嘛,至于這么矯情嗎?老惦記著暑假宅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像話嗎?想想也是,我認識他這么多年,每年開學他都是以身作則,第一個到學校——笑嘻嘻地把小賣部的貨架擺得滿滿當當。
當然,除了學校小賣部的老板,還有另一些人也是每天盼望著開學,比如各種教科書和輔助教材的出版商。對他們來講,最好就是多開幾門課,每門課再分支出幾門小課,每門小課再配套幾本必備輔助教材。記得小時候我們總是被告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只有黃金屋。可是你抖遍了每一本書,毛都沒掉出來過。后來當你把一摞學費換成一摞書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兩句話是說給出版商的。
沒錯,每一年我們交學費就像是在給出版商捐錢,幫他們得到顏如玉,住上黃金屋。這就是為什么你在給每一本書署名的時候總有一種開支票的錯覺和氣場。好吧,這是玩笑話。但說到捐錢這個事情,真的是可以通過買一本書甚至買一張郵票去實現的。譬如奧美為野生動物保護組織Forest & Bird做的互動雜志廣告,以及最近公益組織Pro Wildlife設計并發行的一套郵票。
而這種公益形式也值得我們大力倡導。至少它比盛行全球的冰桶挑戰更加環保,要知道地球上只有3%的水是淡水,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么倒掉一大桶,所浪費掉的水源可想而知。
繼續我們剛才的學費話題。冷靜想了一下,覺得說用一摞學費去換一摞書,還是有些片面,事實上除了換來一摞書,我們還換來了一摞試卷。譬如高三那一年,那家伙,真把我所有的模擬試卷收集起來糊在村口的廁所,左一層,右一層,左一層,右一層...糊完之后,人要上廁所都只能側身擠進去。
而對于住宿的同學來講,除了書本和試卷,學費里面當然還有一部分是住宿費。只是,可不可以不要禁止男女生相互串門?難道我們會留下來過夜嗎?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都去哪里了?實在要禁止串門的話,可不可以不要斷網?看不到女神,看看女神.avi總是可以的吧?好,就當是為了保證我們有兩枚健康的腎(iPhone6很快就上市了),那可不可以不要在我們的女神.avi脫到一半的時候斷網?紙巾都準備好了,這么來一下,場面很尷尬的嘛。好吧,在處女座月我們還是盡量不要討論這種“播放到一半就斷網”、“顯示到一半就卡住”之類的抓狂話題。
但是實話實說,我們花了一摞學費,除了換回了各種課本,各種試卷,各種禁止之外,好像真沒得到更多東西了。不過這樣說是不是有點不負責任了。難道我們沒學到三角函數方程式?難道我們沒學到化學元素周期表?難道我們沒有學到愛國愛黨愛人民的情懷?難道我們沒有學到港臺學生想學都學不到的近代歷史?
我有一個腦殘朋友就跟我說,雖然我腦殘,但我也知道學到這些之后,出來社會也沒什么用處啊。我靠,腦殘都知道,太可怕了!后來我安慰他說,不要小看自己,其實這些知識都是掩護,我們真正學到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譬如:“好可怕呀,下周一就要考試了,我一章都還沒復習!”“我也是!都不知道到時候怎么辦!”后來這兩個人都考了接近滿分;“我才不喜歡他呢!花心大蘿卜!”“開什么玩笑,我怎么會看上她?”后來這兩個人一畢業就奉子成婚;“你以為我想做學生會主席啊?吃力不討好,還影響學習!”“是啊,他們都不知道我們的工作有多辛苦。”后來這兩個人都當上了公務員。這種調調和情節都不陌生吧?不要太小看自己,社交圈中爾虞我詐的能力對你們來說那都不算事兒。
然而正如老話所說,你種下什么因,就會得到什么果,如果不是為了去學習知識本身,那么最終我們也只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考試機器和勢利的小人物。
而到了今天,我們早已經告別了上學的年紀。但我們的學費卻一直沒有停交過,只是相對于學生時代,我們現在的學費不再是金錢,而是青春。而更重要的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不再有9月1號開學日,但每一天都是我們的開學日,因為你必須學得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你必須學到很牛逼,才不會被逼成牛。
最后,如果剛好你還在讀大學,好好享受你的開學,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就會發現人生很難得有一次交那么合理的費用,然后度四年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