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區里車亂停、路難走,排污管道堵得厲害,現在看著工人師傅們熱火朝天地施工,真是打心眼兒里高興!”家住荊善安居南區的居民看著眼前忙碌的施工景象,臉上滿是期待。荊善安居南區建成于2009年,共有樓房20棟,1086戶,2563人。因建設初期標準不高、管理滯后,車輛無序停放、私圈菜地、家禽散養、排污管道老化等問題日益突出,成了居民的“心頭堵”。近年來,居民通過12345熱線、“兩棗”平臺等渠道多次反映訴求,改善居住環境的呼聲愈發迫切。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總投資600余萬元的荊善安居南區環境整治提升工程于今年6月23日全面開工,預計今年10月竣工。這場“民生改造”硬仗打響以來,龍泉街道以實打實的舉措推動小區舊貌換新顏,讓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不斷升級。
領導帶頭抓落實,民生項目“加速跑”
“小區改造不是小事,必須把居民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始終將該項目作為民生實事的重中之重,主要領導多次親臨現場調研督導,既聽居民訴求,也看實際問題,從資金籌措到資源協調,全程跟蹤推進,確保工程第一時間啟動、高效推進,用“一把手”帶頭的擔當,為項目落地按下“加速鍵”。
多方聯動聚合力,破解難題“出實招”
“大家有啥想法盡管說,改造方案咱們一起商量!”為讓改造更合民心,龍泉街道、文昌片區先后召開啟動會、推進會,組織網格員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宣傳政策,用耐心溝通凝聚起“改則必優”的共識。同時,片區專門成立由網格員、業主代表、物業人員組成的監督隊伍,全程緊盯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面對改造中遇到的矛盾糾紛,工作人員主動靠前調解,先后化解矛盾糾紛18起,拆除地鎖183個、違建停車棚廈53間,為施工掃清了障礙,讓“眾人拾柴”的合力轉化為改造攻堅的動力。
科學規劃惠民生,舊區將迎“新面貌”
“不僅要修路、排污,更要讓小區住著舒服、看著舒心。”此次改造堅持系統謀劃,將居民的所思所盼融入每一個細節,從排污管網、化糞池抽污,到路面的瀝青復鋪、小區綠化進行一體化推進。計劃改造排污管道3000米,修復路面2200平方米,硬化綠蔭停車場24800平方米,施劃車位500余個,移植喬木130余株。
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破拆水泥地面8500平方米,管道鋪設1280米,筑水泥地面7500平方米。隨著工程的穩步推進,荊善安居南區的居民們,即將迎來家門口的“幸福蝶變”。